摸清科研家底 為科技創新筑牢“地基” | ||||
中國海油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加快打造一流科技創新能力 | ||||
|
||||
|
||||
【打印】 【關閉】 | ||||
摸清科研家底 為科技創新筑牢“地基” | ||
中國海油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加快打造一流科技創新能力 | ||
|
||
中國海油自主研發的“璇璣”系統實現1000口井作業、100萬米鉆井總進尺,關鍵作業指標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我國自主研發的海底地震勘探節點采集裝備生產線投產,將大幅提升深海深層油氣藏勘探精度;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并網投產;我國首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項目正式投用…… 近段時間,中國海油科技創新捷報頻傳。主題教育啟動以來,中國海油緊扣科技創新工作,深入調查研究摸清科研“家底”,創新方法查找問題整合資源,不斷強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為科技創新筑牢“地基”。 因地制宜解決問題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企業高質量發展之要。中國海油重大科技項目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的成果,無不源于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 其中,基礎研究作為科學體系的源頭,在解決技術難題方面扮演著重要作用。如何加快打造一流科技創新能力、強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和體系布局也因此成為集團黨組在主題教育專題調研中關注的重點之一。 5月9日,中國海油黨組書記、董事長汪東進赴研究總院調研,提出探索基礎研究獎先行先試工作的想法。目前方案已經通過集團公司黨組會審查,計劃在原有集團公司級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突出貢獻獎和優秀標準獎的基礎上新增基礎研究獎,且獎項不設等級、不限數量,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 除了優化科技獎勵方案,強化基礎研究能力的前提是理清基礎研究領域存在的問題。 2022年底,中國海油啟動布局基礎研究十年行動,在研究項目征集階段,一些問題浮出水面。各單位上報了800多項基礎研究任務需求,但仔細甄別后發現,其中有許多并非基礎研究范疇。有的單位科研力量弱,報上來的項目數量很少;有的單位雖然很積極,但方向找得不夠準。 以主題教育為契機,在集團黨組統一部署下,總部有關部門通過調研摸清各單位基礎研究開展情況,并組織專家對科研項目進行點評、評估,幫助完善研究方向和計劃等,最終圍繞集團公司產業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按照“五大領域”提煉百項基礎研究問題。 “暫未入選的項目只是重要性或優先級還不夠,專家的指點也讓科研人員心里有了底?!奔瘓F公司科技與信息化部科研項目一處主管姜志敏說,這項工作其實是對全集團基礎研究項目進行了系統梳理,各單位也能以此為依據優化分公司級別的基礎研究布局。 這種面對面交流的方式也幫助呂妍解答了不少疑問。作為海油發展安全環保公司科創與數字化部負責人,她正在參與籌備集團公司安全環保重點實驗室建設工作。海油發展原有的海上油田低碳環保重點實驗室是中國海油唯一具備國家計量認證(CMA)和國家實驗室認可(CNAS)兩種資質的實驗室,“底子”十分扎實,但從分公司級實驗室到集團公司級實驗室的組建升級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有的放矢整合資源 深入科研一線調研的過程,是發現問題的過程,更是尋找解法的過程。 為了摸清中國海油科技創新的“家底”,集團公司科技與信息化部在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廣泛調研了中國海油不同業務板塊15個已建成、7個籌建中的實驗室?!翱萍紕撔缕脚_,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實驗室,是基礎研究最主要的載體?!痹谡{研中技術發展處相關負責人馬巍巍發現,實驗室能力參差不齊的情況從實驗設備的使用率上可見一斑。有些實驗室設備齊全,但存在一定程度的閑置;還有些單位則需要借設備、借用場地來進行實驗。 “如果能建一個實驗設備共享平臺,把全系統的資源整合起來,或許能提高設備利用率?!痹谡{研座談中,建平臺的想法得到了基層科研人員的認同,大家還提出了更多建議,“科研成果也可以在平臺共享,這樣有助于加強實驗室間的了解與合作,激發科研隊伍活力?!?/p> 看到問題的同時,許多基層智慧也讓人眼前一亮。在調研過程中,一份“學科譜系圖”吸引了調研組的注意,“我們把各類科研問題的源頭學科進行梳理分類,哪些是數學問題,哪些是物理問題,哪些是化學問題等?!奔瘓F公司海上鉆井液與固井重點實驗室負責人介紹道,“最終繪制出這張圖作為依據,將基礎研究在學科重疊度最高的領域加強布局?!?/p> 通過調研帶回的問題和思路期待著可實施、能落地的解決舉措。關于實驗室人才梯隊建設、科研經費流程優化、科研儀器和場地資源整合等提升方向并非一個部門或一項措施就能一步到位。當前,集團公司科技與信息化部正加強和總部相關部門的交流溝通,進一步筑牢中國海油的科技創新基礎。 |
||